SCHOOL OF PHARMACY
药学院
官网:www.spfdu.fudan.edu.cn
院长寄语
李聪教授
我们热忱期待和欢迎有志献身于药学事业的莘莘学子加盟我们的大家庭,共襄复旦大学药学院之盛举!
01
院系概况
展开剩余85%复旦大学药学院前身是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聚宏鑫操盘,始建于1936年,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五所高等药学院校之一,近90年来,已先后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包括6位两院院士,1位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暨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在内的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药学专家、学者和领军人物。优秀的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好评,为我国乃至世界药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我院拥有11个系室中心,以及克服递药屏障高端制剂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智能化递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新药创制产业学院、上海市药物研发协同创新中心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药学中心,正在建设新药创制联合研究中心。现有教职员工136人。正高级职称49名,副高级职称47名。现有博士生导师68名,硕士生导师32名。
学院现设有药学1个本科专业,学制4年。2009年起,药学专业增设临床药学方向。在研究生阶段,设有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药学专业硕士、博士和生物与医药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地处复旦大学张江校区,位于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机构最集中、创新实力最强、新药创制成果最突出的“张江药谷”核心区域。
02
学科优势
药学学科是复旦大学最具优势的学科之一,2017年药学学科入选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并于2022年再次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1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药学专业建设点,2021年入选第一批教育部药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复旦大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2018年首次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后,排名稳步上升,2025年3月的世界排名为第20位、中国第6位。2025年,在U.S. News的最新排名为世界第3位,中国第1位。复旦大学“药学与药理学”学科的QS排名为世界第41位,中国第4位。
复旦大学药学学科是我国首批建立的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之一,下设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各7个,涵盖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临床药学和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其中药剂学为国家重点学科,药理学和药物化学为上海市重点学科。药学学科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首批获准培养“药学专业硕士”和“工程博士(生物与医药领域)”,2025年新增“药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5基地6平台2中心”,它们为药学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院在科研方面具备雄厚的基础和实力,主持多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
03
人才培养聚宏鑫操盘
药学院以建设中国领先、亚洲前列、世界一流的药学学科为目标,秉承“人才培养为学科建设之本”的理念。本科生重在培养科学知识雄厚、专业技能扎实、创新能力强劲和综合素质卓越的药学拔尖人才。学院拥有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完整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级精品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等多项教学成果。
我系每年学院实施小班化精品教育,构建药学专业创新性实验体系,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科研活动向本科生大面积开放,设立“药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科学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曦源”“䇹政”“望道”等大学生科创项目。我院积极探索本科教育国际化,拓展学生视野,每年派本科生到美国、日本、新加坡等知名大学进行学习与交流。
药学专业临床药学方向首次在国内实施临床药学专业“4+2本硕、4+4本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开展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培养,并加入著名药学院校组成的中美药学院校联盟,合作开展中国临床药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2025年,药学专业进一步进行了培养改革,推出了药学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本博融通)、药学创新人才项目(本硕融通)以及药学-AI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项目。
04
毕业去向
我院每年有7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选择继续读研深造,其中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将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或被世界知名大学录取攻读相关的硕士、博士学位。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国内大型外资、股份制和国有药物研究机构、制药公司、医药公司、医疗机构、政府监管部门等企业或机构从事药物研制、药品生产与经营、药品临床使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或行政管理,就业率始终保持100%。
05
优秀校友
周维善1949届 有机化学家,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金国章1952届 药理学家,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洪孟民1953届 分子遗传学家,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桑国卫1962届 临床药理学家,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侯惠民1963届 药剂学家,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大鹏1977届 中药制药学家,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施 扬1982届 表观遗传学家,2016年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排版 | 张一泠 杨淑彤聚宏鑫操盘
发布于:北京市汇盈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