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深秋的东北战场天天配资网,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彻底动摇了国民党军队的士气。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在新开岭地区以雷霆之势全歼国民党军一个整编师,创造了东北战场上首次成建制歼灭敌军的光辉战例。
这场战役中被歼灭的是国民党军第25师,虽然番号看似普通,但其背景却非同寻常。该师前身是教导第2师,由蒋介石的心腹爱将关麟征担任首任师长,是国民党中央军的嫡系部队。在全面抗战爆发前,这支部队就配备了当时国内最精良的武器装备。1930年代中期,它被列入首批调整师序列,专门执行机动作战任务,在华北地区纵横驰骋。
抗日战争期间,这支部队转战南北,从华北平原一直打到湖南战场,最后被调往滇南驻防。作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它享受着最充足的军需补给。特别是在云南整训期间,由于靠近美援物资的运输通道,虽然没有被正式列入美械师序列,却获得了大量美式装备,因此被戏称为\"半美械师\"。
实际上,这支部队的装备堪称\"万国牌\":既有国产制式武器作为基础,又配备了美制冲锋枪和野战炮,更因为曾参与越北受降而保留了一批日式火炮。按理说,这样混搭的火力配置应该相当强大,但偏偏遇上了我们英勇善战的第4纵队,最终被包了饺子,全军覆没。
战役结束后清点战利品时天天配资网,所有人都被震惊了:缴获步马枪2311支、冲锋枪144支、轻机枪228挺、重机枪42挺、短枪140支。火炮数量更为惊人:60毫米迫击炮65门、82毫米迫击炮27门,加上速射炮、战防炮、机关炮、山炮等共计117门!此外还有4辆装甲车(实为加装钢板的卡车)、3辆汽车、49辆大车、275匹军马、13部电台和21部电话机。最令人咋舌的是弹药储备:仅子弹就缴获100万发,手榴弹2156枚。
展开剩余69%或许有人会疑惑:歼灭8300多人,为何只缴获2000多支步枪?是不是统计有误?其实这个数字完全合理,因为现代战争并非人人持枪作战。按照第25师的编制标准,步枪配备数量约为2500支左右,即便按乙种师满编计算,也不过3094支。我们缴获2311支,相当于缴获了其四分之三的步枪装备。
轻机枪的标准配备是278挺,我们缴获228挺;重机枪编制54挺天天配资网,缴获42挺,都达到了其大部分装备。
最明显的超编装备是冲锋枪和美制迫击炮——冲锋枪编制仅12支,却缴获了144支,超出编制十倍有余!60毫米迫击炮编制54门,我们缴获65门。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这支部队确实获得了额外的美式装备加强。
山炮的缴获数量也基本符合编制:标准配备12门,缴获10门。不过他们使用的是日式山炮,美式山炮配备给了第52军第2师。战防炮编制4门缴获3门,机关炮和速射炮可能是之前留用的日制94式或20毫米口径火炮,虽然不在正式编制内,但在实战中仍在使用。
那些所谓的装甲车并非第25师自有装备,而是临时配属的装甲兵团支援力量,实际上只是用卡车加装钢板改装的简易装甲车。汽车数量也不多,主要依靠大车和军马运输物资。
最令人震惊的是弹药储备之充足。第25师的后勤补给确实充裕,即使在连续作战消耗后,在被围困的三天激战中,仍存有上百万发子弹。被围困时师长李正谊不断呼叫炮火支援,却从未为子弹短缺发愁。
新开岭战役不仅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更是一次丰厚的装备补充。这些缴获立即装备了我们的部队,为后续作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场战役不仅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再精良的装备,如果指挥不当、军心涣散,也难以发挥应有作用。而我们的战士通过缴获补充装备,越战越强,这正是战争辩证法的生动体现。这场胜利不仅增强了我们的军事实力,更坚定了广大指战员的必胜信念,为后续的解放战争奠定了重要基础。
发布于:天津市汇盈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